充電樁嵌入式系統安全啟動(SecureBoot)實現指南
充電樁嵌入式系統中,安全啟動(Secure Boot)是保障系統安全運行的關鍵環節。它確保設備在啟動過程中,加載的軟件均來自可信來源且未被篡改,極大降低了惡意軟件入侵風險,保障了充電樁系統的穩定與安全。
一、安全啟動原理
安全啟動基于非對稱加密原理構建信任鏈。簡單來說,在編譯階段,廠商利用私鑰對固件(包括分區表和應用鏡像等)進行簽名,生成獨一無二的數字簽名。而在設備端,Bootloader(引導加載程序)預先保存與之對應的公鑰。當設備啟動時,Bootloader會讀取存儲在閃存中的固件及其簽名,運用公鑰對簽名進行驗證。若簽名驗證成功,表明固件未被篡改且來源可信,系統將繼續啟動流程;反之,若驗證失敗,系統會終止啟動,防止不可信軟件運行。
例如,常見的ECDSA(橢圓曲線數字簽名算法)簽名算法就常用于這一過程。在生成簽名時,私鑰對指定的二進制文件進行運算生成簽名;驗證時,公鑰則依據簽名和原始文件,判斷簽名是否有效。
二、實現步驟
1.生成密鑰對
在PC端,使用工業級加密程序生成公鑰/私鑰對。例如,執行“openssl ecparam -name prime256v1-genkey-noout-out my_secure_boot_signing_key.pem”指令可生成用于簽名的私鑰文件,同時對應生成公鑰。私鑰務必妥善保管,一旦泄露,任何使用該私鑰簽名的鏡像都能繞過啟動時的簽名驗證。
2.編譯與簽名
編譯Bootloader:在編譯Bootloader鏡像時,若配置中使能了安全啟動選項,編譯工具會將生成的公鑰編譯到Bootloader鏡像中,使Bootloader具備安全啟動支持能力。
編譯并簽名分區表和應用鏡像:使用私鑰對分區表和應用鏡像進行簽名計算,生成對應的簽名,并將簽名編譯到相應的二進制文件中。這些簽名將作為后續啟動時驗證的關鍵依據。
3.首次啟動設置
生成并保存安全密鑰:芯片首次啟動時,硬件隨機數生成器會產生一個256-bit的AES安全密鑰(secure boot key),該密鑰被保存在具有讀寫保護功能的efuse中。同時,利用這個密鑰、一個隨機數IV和Bootloader鏡像計算出secure digest,將secure digest與隨機數IV保存在閃存的0x0地址,用于后續啟動時驗證Bootloader鏡像是否被篡改。
設置相關標志位:若在配置中選擇禁止JTAG中斷和ROM BASIC中斷,Bootloader會將efuse中的相應標志位設置為禁止狀態,以增強系統安全性。完成上述操作后,通過燒寫efuse中的ABS_DONE_0標志位,永久使能安全啟動功能。
4.后續啟動驗證
ROM Bootloader驗證:芯片后續啟動時,ROM Bootloader檢測到efuse中的ABS_DONE_0被燒寫,便從閃存地址0x0讀取第 一次啟動時保存的secure digest和隨機數IV。硬件利用efuse中的安全密鑰、隨機數IV與當前的Bootloader鏡像計算當前的secure digest,對比兩者。若不同,立即終止啟動;若相同,則執行軟件Bootloader。
軟件Bootloader驗證:軟件Bootloader讀取自身鏡像中保存的公鑰,對閃存中的分區表和應用鏡像的簽名進行驗證。只有驗證成功,才會引導系統進入應用代碼執行階段。
三、注意事項
Bootloader燒寫限制:正常使用場景下,Bootloader鏡像通常只允許燒寫一次,這是為防止攻擊者通過重新燒寫Bootloader來繞過后續鏡像驗證,破壞安全啟動機制。若有特殊需求需重復燒寫Bootloader,務必采用嚴格的安全措施,如對生成的安全密鑰進行嚴密保護。
密鑰安全:私鑰和安全啟動密鑰的安全至關重要。任何一方泄露都可能導致安全啟動機制失效,使得惡意軟件有機可乘。
OTA升級考慮:針對OTA(空中下載技術)升級的鏡像,必須使用私鑰進行簽名。在OTA過程中,系統會運用公鑰對升級鏡像進行簽名驗證,確保升級內容的安全性和完整性。
安全啟動是充電樁嵌入式系統安全的重要防線,通過嚴謹的密鑰管理、規范的編譯簽名流程以及嚴格的啟動驗證機制,能夠有效提升充電樁系統的安全性,保障其穩定可靠運行,為用戶提供安全的充電服務。
相關推薦